1、K型往復式給料機的基本情況
K型往復式給料機是煤礦運輸、選煤系統中常用的一種給料設備,其工作原理:電動機通過聯軸器驅動減速器,減速器輸出軸帶動曲柄一連桿機構,曲柄一連桿機構帶動給料板作往復運動,將煤從倉內給出。由于該設備選用的是單輸入、單輸出的減速器,而且輸入、輸出都在同一側,這樣給料板的工作阻力經連桿、曲柄反作用于減速器的側面輸出軸上,該反作用力與作用點至減速器中心線的力臂構成的單臂力矩直接作用在減速器上(圖1)。因此,經常造成減速器、電動機左右扭動,底爪斷裂;傳動架開焊、斷裂;聯軸器損壞等故障。設備故障的頻繁發生直接影響到礦井的正常生產,同時還大大地增加了設備的維修費用,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為改變上述狀況,經過對K型往復式給料機結構的綜合分析,認為K型往復式給料機故障多的主要原因是結構不合理,動力傳遞不平衡造成的。據此1998年對荊各莊礦業公司12臺K型往復式給料機進行了技術改造。
2、K型往復式給料機的技術改造
2.1技術改造內容
為解決單臂傳動所帶來的各種弊端,經過對原K型往復式給料機的技術分析,改造措施如下:傳動部分由單側單臂布置改為雙側雙臂布置,使減速器中心線與給料板中心線一致;單曲拐臂(連桿)傳動改為雙直臂(連桿)傳動;減速器由單輸入、單輸出改為雙輸入、雙輸出;電動機由1臺工作改為1臺工作1臺備用,備用電動機備用時聯軸器銷軸不裝,隨用隨裝(圖2)。當然,使用單輸入雙輸出的減速器,配1臺電動機或使用雙輸入雙輸出的減速器,配2臺小功率電動機同時工作,也是可行的,只是當電動機出現故障時,修理或更換電動機對正常生產稍有影響。
2.2技術改造的實施
(1)在對K型給料機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和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做出科學合理的設計。設計時要對連桿等主要構件的強度和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進行分析和驗算。
(2)嚴格按設計要求加工制作改造所需的零部件。
(3)減速器的改裝應在地面進行,其他各部位的改造均可在現場進行。一般現場改造時間為4.5一5.Sh,利用煤礦夜班準備、檢修時間完全可以完成。
3、K型往復式給料機改造后的經濟分析
該型給料機改造前每臺每年損壞PM500-VI-3IY減速器1一2臺,一般減速器損壞的同時還將造成聯軸器、電動機的損壞,傳動架經常開焊或斷裂,維修和處理故障的時間較長,給煤礦正常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據歷年統計,每臺給料機影響生產時間在42h以上,按每小時影響原煤生產295t,噸售價110元計算,折合人民幣136.29萬元。處理故障用工每臺每年都在27個以上,每工按19.60元計算,合計52920元。減速器按每臺每年損壞1臺計算,需7 800元;電動機按每臺每年損壞0.5臺計算,需1 600元;曲柄、聯軸器按每臺每年損壞2套計算,需830元;其他維修材料費按每臺每年2000元估算,則每臺每年更換設備費及其工費計12 759.2元。而改造1臺K型往復式給料機直接費用只需3 000元。因此,可以說改造后每臺每年可節省維修費用1萬元,減少間接損失100萬元以上。當年可收回改造費用,以后可常年受益。
根據以上經濟技術分析和改造后的使用效果,該技術方案是成功的,經濟效益是顯著的。它不僅適用于K型往復式給料機的現場改造,而且還為K型往復式給料機的更新換代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